今日立春 | 防控疫情,这份指南请查收!
文章作者:周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20年02月04日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
春天也是感冒
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
如何有效防控最是关键!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其中分别对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员防控,以及幼儿园(或学校)、养老院防、办公场所、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居家隔离等特定场所防控做出了明确规定。特殊人群防控
1.寒假期间
2.返校途中
特殊场所防控指南
1.?居住空间安排
2.?照顾者安排
3.?防止传播
4.?污染物的处理
5.?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居家隔离并及时就医
社区居家发热患者中西医结合医学管理专家建议(第一版)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目前数据显示,患者大多为普通型。同时,每年冬末、春初,也是普通感冒、流感的高发时段,因此近一时期,各医院发热门诊和病房人流聚集较多,部分发热患者担心可能带来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选择居家隔离。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等,特制定本建议以指导居家隔离的发热患者。
01
发热患者居家隔离的建议
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均可导致发热,但症状各有不同。如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喉不适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而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短暂发热。流感多为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伴畏寒、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以下情况建议采取居家隔离的方式进行观察:
1.症状轻微,体温低于38℃,无明显气短、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
2.无严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基础疾病及严重肥胖者。
02
发热患者的医学管理建议
1.?注意休息,营养均衡,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腻。
2.?多饮温水,少饮冰凉饮料,保证脾胃功能正常。
3.?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4.?必须严格正确佩戴口罩,与家人分餐,与家人保持距离1.5米以上。
5.?怕冷明显者,可以选用具有解热散寒类的中成药。
6.?怕冷、发热、肌肉酸痛、咳嗽者,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中成药。
7.?乏力倦怠,恶心、食欲下降、腹泻者,可选用具有化湿解表类中成药。
8.?发热伴有咽痛明显者,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功能类中成药。
9.?发热伴有大便不畅者,可加用具有通腑泻热类制剂。
10.?体温升高,38.5℃以上,可采取温湿毛巾或冰贴等物理降温措施,建议口服解热镇痛药,也可服用清热解毒药。
以上具体药物可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的推荐用药。
03
发热患者家庭防控措施
1.?建议居家隔离时间为7天。
2.?保持居室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可早、中、晚各通风半小时,通风时注意保暖。
3.?学会正确戴口罩、掌握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不要用手去捂)、勤洗手(不洗手不接触口、鼻、眼等部位)和如厕后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4.?避免聚会、聚餐,尽可能减少人群密集场所的停留时间。
5.?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知晓自我隔离的方法,如单人、单房间隔离;如无条件,家庭成员和患者保持至少1.5米以上距离;随手关门,避免各个房间之间的空气对流;不要使用中央空调。
6.?前往医院就诊途中,所有人员均要佩戴口罩。
7.?发热病人使用过的口罩要用密封袋/保鲜袋,将口罩密封后,放入垃圾桶。
04
发热患者的主要症状监测
1.?密切观察体温,建议每天至少测量2次。
2.?是否有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
3.?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是否加重。
05
居家隔离中异常症状的处理
1.?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1)体温持续2小时以上不退。
(2)如果出现胸闷、气短。
2.?若出现呼吸频率?≥30次/分,伴呼吸困难及口唇发绀等表现,须拨打120,由急救医护人员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救治。
本建议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循证修订完善,各地区根据区域特点使用。
来源于网络和其他微信公众平台,本微信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您了解更多的资讯。其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文末留言告知,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