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农信社创建良好信贷市场工作
文章作者:屏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7日
一、 打造良好信用环境
(一)宣传信用塑新风
我县联社组织员工深入社区、学校、农村、生产经营基地及消费场所等,通过分发折页、摆设站点、电子放映等宣传方式,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现场解答、指导操作、问答互动等多样形式,期间开展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农信故事大讲坛”、“激情体验,农信助我成长”、“校园科普.耕读乐”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征信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根植公众“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信用意识,进一步为重塑信用氛围打造良好的基石。
(二)信用产品助推广
我县联社坚持服务“三农”和“小额、流动、分散”的战略定位,夯实农户农户建档基础,在原有“福泽卡”“圆梦卡”“福鑫宝”等产品基础上,成功嫁接“亲情贷”、“助农通2.0”“圆梦卡2.0”“农E贷”等新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做好金融延伸服务。目前联社借助微信平台,对重点村建立客户微信群,针对外出打工中青年,建立微信群,搭建服务纽带,开展本行业务推广活动;针对返乡创业青年,开展青年示范户、标杆户评选,配套相适应优惠信贷产品,并充分利用联社微信平台,为每位示范户创业项目、产品等进行宣传,让更多信用群众得到实惠,鼓励广大群众积极转变传统金融消费观念,推动群众信用消费的增长。
(三)信用环境促发展
屏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提出以“支农支小、扶贫扶绿”作为践行普惠金融、实现小康的工作目标,找准客户定位,即面向屏南县域农业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开展的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共同扛起服务乡村经济振兴大业。以打造“生态金融.绿色农信”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各乡镇金融助理,推进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信用示范引领作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经屏南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县开展的金融信用示范村评选活动中,经研究授予浙洋村、芳院村、玉洋村、福善村和半圳村等5个村“金融信用示范村”称号。
(四)银企沟通促合作
屏南县联社推行“担保金+促进会+贫困户”创业人员小额贷款等担保模式,将民生类贷款向贫困户倾斜。发挥合作社自身经营业务广泛优势,推行“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持模式,通过延长期限、利率组合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加强与各乡镇龙头企业合作,在寿山乡召开现场发放会,推广“订单帮扶,自主创业”“就业帮扶,入股分红”等产业扶贫方式,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
(五)打击失信严惩制
屏南联社在县委县政府、县人行、银监等监管部门正确领导下,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积极配合屏南县金融风险化解工作,打造良好信贷市场环境,目前借助屏南县人民法院对涉及金融借款案件的借款人及担保人加大执行力度。我县联主组织召开清非攻坚冲刺动员大会。全员鼓励诚实守信、联合惩戒失信行为。
二、打造良好的职业操守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打造“四好银行“的雄关漫道上,员工的职业操守显得至关重要。屏南联社对员工职业操守教育主要建立在以下方面,一是靠文化引导”严防“,建立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柜员“十条禁令”文化上墙,外聘培训机构进行法律相关业务知识培训,邀请人民检察院等执法人员为全员授课《依法依规办事》,切实增强主动防控风险的意识,全方位深化合规文化建设;二是靠制度篱笆“防御”。制定多项制度、方案,筑牢制度篱笆,防止员工越雷池,促进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三是靠排查督导“严惩“,加强开展日常员工行为排查,面向基层网点、盯住关键岗位,排查员工异常行为,及时消除案件隐患,加大三道防线力量,提高内部监督检查频率、深度和广度。对全网点、全业务、全流程、全员工案件隐患的监督管理。重点关注排查信贷业务合规性和信贷人员道德风险,加强巡视排查,严肃查处违规放贷、非法融资和以贷谋私和员工违规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违规假、借、冒名贷款,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
三、 下阶段工作
屏南联社继续落实良好信贷市场创建工作,力争在县域经济起到金融引领先锋作用,形成“祟尚诚信、恪守信用、稳健信贷、严守信条、互通互信“的“五信”宁德良好信贷市场,树立“信用屏南“新形象,焕发经济发展新生机,促进屏南县域金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