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岩农商银行)是在有着66年发展历史的新罗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12年3月30日正式挂牌开业。现内设11个职能部门,下辖1个营业部、37个支行,其中,异地支行3个(分别为:上杭支行、古田支行、永丰支行),在岗员工410人。另设小额支付便民点305个,24小时自助银行41家,服务网点遍布城乡,是龙岩市营业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龙岩农商银行坚持以“服务三农、支持小微、助力民生”为经营宗旨,坚持存款用于当地、贷款投放当地、税收缴交当地的经营导向,是龙岩市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的主力军。截止2017年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22.6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8.18亿元;各项收入7.55亿元。近年来,龙岩农商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创新转型,优化管理,强化服务,聚焦三农,精准发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以农为本、让人信赖、受人尊重、队伍优秀”的“四好银行”,建设升级版龙岩农商银行。
一直以来,龙岩农商银行强化党建引领业务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支农支小、扶贫扶绿、防控风险、深化改革,通过积极筹措资金、优化信贷结构、大力推广电子银行业务、努力拓宽支付结算渠道等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以打造“四好银行”为主旋律的升级版龙岩农商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科学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被省银监局授予“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被省联社授予“省农信社成立60周年百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被省联社多次评为“经营管理十强”、“业务增长十佳”行社;
●被省总工会授予“省模范职工之家”、“金秋助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荣获省慈善总会颁发的“慈善贡献奖”;
●荣获2016-2017年度福建省“弘扬人道 扶残助残爱心单位”称号;
●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纳税百强”、“纳税大户”、“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
●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十佳突出贡献企业”、“重点企业”等荣誉称号;
福建龙岩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30日,是在原龙岩市新罗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内设12个职能部门,下辖37个支行、一个营业部,我行拥有员工468人,其中正式员工407人,劳务派遣61人,另设小额支付便民点320个,24小时自助银行42家,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各地,率先在龙岩市龙雁、永丰、古蛟三个新区设立支行,上杭支行也已于6月27日开业,是龙岩市营业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的金融机构。
截止2014年底,各项存款余额89.08亿元,比年初上升7.75亿元,比年初增长9.53%;各项贷款余额约63.50亿元,比年初上升3.43亿元,比年初增5.70%。存、贷款总量位居全市农信系统首位、全省农信系统前列。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3.70亿元,比年初增加2.1亿元,增幅6.6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14亿元,比年初增加10.67亿元,增幅33.90%。
2014年,实现考核利润3.45亿元,人均创利73.57万元,盈利能力逐年提高。
2014年,上缴各项税费1.32亿元,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不断提高,纳税额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
近年来,龙岩农商银行坚持“改制不该向”,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积极筹措资金,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推广电子银行业务,努力拓宽支付结算渠道,全力推进普惠金融战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我行的企业形象不断增强:
●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被龙岩市委、市政府授予我行“和谐企业”、“纳税百强”光荣称号;
●被省联社授予“业务增长十佳”单位、2013、2014年连续2年被“经营管理十强行社”和省农信社成立60周年百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被省慈善总会授予“慈善贡献奖”;
●被省银监局授予“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公司业务拓展部荣获中国银监会“2012年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表现突出的银行团队”;
●张岩同志被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研究所评为 “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信贷员”。福建省金融系统唯一的获此殊荣者;监保部吴永寿被评为全国安防工作先进个人。
龙岩农商银行将围绕着“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零售银行”;秉承“便民、利民、惠民”的理念打造深受百姓欢迎的“社区银行”;紧盯科技发展、产品创新的前沿,打造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各类客户需求的“现代银行”;牢牢抓住人才培养、素质提升这一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客户满意、股东满意、基业长青、受人尊重的“百年银行”。